敦煌研究院曾庆盈研究员来访并为“一带一路”学历班授课讲座

2018年314日晚,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及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特聘研究员曾庆盈应我院邀请,为“一带一路”沿线城乡规划学历班开展了题为《敦煌莫高窟的兴衰起落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变迁》专题讲座。讲座由张纯老师主持,多名中外学生聆听并参与研讨。丝绸之路见证了古代中国与中东,欧洲之间的繁荣贸易,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语境下,探究敦煌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变迁则具有了更特殊的研究意义。

曾庆盈研究员的讲座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敦煌莫高窟的形成。曾庆盈谈到古代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交通要道——河西走廊。从公元一世纪起,河西走廊就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商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敦煌则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古人东往出关的最后一站。从敦煌再往西走,就是广袤无垠的沙漠,因此敦煌自然而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无数贸易商队的休息地,一座城市也就此繁盛起来。而莫高窟的形成也与佛教从丝绸之路的传入息息相关。佛教盛行之际,来自西域和中原的僧人途经此地,在山中开凿禅修窟,此后往来此地的商旅和当地望族接着开凿佛窟以示供养,逐渐形成了莫高窟的壮观景象。

2)敦煌莫高窟的繁盛。曾庆盈在讲座中讲述了莫高窟绚烂多彩的壁画,它们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我们也能从颜料和壁画题材中,了解到当个时期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情况。相比于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莫高窟壁画中对三维立体的画法有了更多的探索与追求,如莫高窟壁画中的“沥粉堆金”、“凹凸法”等壁画绘画技法。贸易往来往往会带来异域文化的碰撞,而这些绘画技法就是从印度传来的。莫高窟壁画中主要讲述了三种故事,一种讲述一人救赎众生的故事,一种是关于现世的佛教故事,最后一种故事则宣扬今生来世之间的因果报应。

3)敦煌的没落。曾庆盈在讲座中指出,敦煌逐渐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上,是由于造船术日渐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船运更快捷,运量更大等内因;政治上,是由于明朝时西北战乱,国界内收,退守嘉峪关,而敦煌从此孤悬关外; 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他们的技术逐渐进步,不再依赖中国的丝绸等物,并且发现了另一条欧洲到中国的海路,因此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也就渐渐减少。

4)现在的敦煌。曾庆盈同样描述了当代敦煌的状况。敦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

市场发展迅速;除此之外,敦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也给敦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敦煌在此契机下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目光的注视,从2016年起,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每年举办一次。

会后针对讲座内容,曾庆盈研究员与在座师生展开了讨论,并介绍了敦煌研究所“数字敦煌”现在所做的工作内容,即一是寻回并记录遗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敦煌文化相关文物资料,二是以数字重建的模式,对这些文物资料进行再扫描等处理,建立文物的“数字博物馆”,以帮助世界各地的学者更好地研究敦煌。讲座获得师生热烈好评。本次讲座是我院“一带一路”与未来城市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