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与自组织的空间规律

    当代快速的城市发展改变的不仅是物理空间形态,更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映。然而,目前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大型项目的重视,而忽略了对小尺度日常生活空间品质的关切和营造。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和形象工程的前提下,众多的城市更新和改造工程日趋“贵族化”和“场景化”。全球化的视野似乎进一步强化了我们意识中先进-落后、高级-低级的差异,而旧城中小摊贩的聚集和喧嚣杂乱的市场则无疑属于后者,需要被改造和升级。 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农改超”工作便是这个背景下的一个实例。城市更新的社会学意义本应在于为不同群体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农改超”目标的提出则忽视了各阶层生存发展状况的差异和与市民的多样化需求。该项目自施行之日起在国际学术界就不乏质疑的声音,而实际效果的不理想也恰恰说明它在理论上的问题。本文以菜市场为切入点,目的并不在于对当年“农改超”工作的评价,而是试图从菜市场规模与分布的空间关系出发,作为一种自组织的经济行为发掘其背后的空间逻辑。

2 市场的层级与空间的层级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北京三环路以内所有的固定菜市场、临时性早市和食品店或摊贩的聚集地。其数据来源为笔者在2005年到2009年间对该地区进行的地毯式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标注它们的类型、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具体的摊位数。比较2005年和2009年的状况,尽管在这期间超市的数量有所增加,但菜市场和单体小菜店的数量同样有增无减。首先需在此说明的是,本文将大于等于5个经营个体(不论是菜店还是摊位)的实体定义为菜市场。按这种算法,2005年三环路内全部179个菜市场中有43个消失了,但其中只有3个被成功升级为超市。大部分(23个)消失的原因是在城市开发项目被拆除了,而其他的则转为它用。但在这四年间新开业的菜市场也有46个。

    从这些市场4年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趋势:首先,在最高级别的菜市场中,批发型的中心市场逐渐的从城市中心区外移。其次,中级别的菜市场(大于150小于250摊位)的变迁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的稳定性。最后,小市场的变化趋势则比较复杂。一方面,随着中心城区商业的总体增加趋势,新的市场也不断涌现。其中大部分(28个中的20个)直接位于城市级别的交通网络上,5个位于更高级的大都市级道路,而仅有3家在街区内部开业。显然,即便菜市场的功能主要面向附近的居民,但对高层级的交通可见性仍是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除了前面提到过的由于城市开发而拆除的23个市场外,剩下的20个市场中的13个均为邻近中级市场的小市场。它们由于商品的趋同而缺乏与中级市场的竞争的能力而被自然淘汰。

    总体来说,中小型菜市场尽管四年间在数量上变化并不小,但在位置上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稳定性。而大型市场特别是批发型市场的变迁空间规律明显表现出随城市扩张而外移且趋向于高层级的交通网络。分析对比菜市场本身的层级和城市空间中交通网络的层级之间的关联是这部分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逐层分析了各级市场对该层级运动网络的依赖程度,然后应用空间句法分析工具将这些层级整合起来,量化分析各级市场与不同层级运动网络组合的空间关系。结果体现出在多个层级网络中均有较好连接的市场倾向于发展为更大的规模。

3 虚拟空间中的市场层级结构

    随着近年来网络商业平台的迅速发展,大量实体商业的运营状况可以从网络平台中的可见度反映出来。具体对菜市场这种城市功能来说,大众点评网和百度点评网上都有对各个市场的相关信息。其中点评数信息是可供量化研究对比的重要开放信息源。从目前我们收集到三环路以内的点评信息来看,其分布有很大的不均衡性,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群特征及功能特色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在小尺度层级体现流的中心性

    本研究基于北京三环路内2005-2009年菜市场规模和位置的详细数据及当代大众点评和百度点评上的评论数据分析了市场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活力的代表性功能的变迁。从其分布中我们又可以看出空间形态揭示的运动层级空间结构可以很好的解释市场规模等级,而以距离为基础的中心地模型则有较大的困难。具体来说,路网密度较高、连接紧密的胡同地区更容易支持大量小型市场,而街道密集较低的大院地区则更容易支持少数较大的市场。进一步的,与多个尺度层级的运动网络均有较好连接的市场倾向于发展为更大的规模或功能特色,而这个空间优势也随着网络的使用被进一步强化。